【小候鸟】夏令营全面结营,传扬粤韵魅力、岭南文化成今年亮点
随着8月23日、24日,茶滘社区和金沙街社区结营仪式的相继举办,2024“欢迎小候鸟”夏令营迎来落幕。
今年,伟博基金会和各合作方分别在龙潭、新世界、茶滘、金沙街等四个社区开展公益夏令营,除了开设尤克里里培训课,还根据各社区的特色开设了创意美术、经典阅读、安全培训、航天科普、非遗文化、环保手工等各项课程。其中,尤克里里的粤语歌教学和融入岭南广府文化的创意美术课教学是今年的两大亮点。
当尤克里里遇到粤语歌,体验粤韵魅力
唱粤语歌是学习粤语最轻松的方式,也是融入粤语人文环境最便捷的途径。今年的尤克里里培训课,加入了粤语歌曲的教学。短短3周的课程,让不会说粤语的小候鸟们爱上粤语,最后能用粤语进行弹唱表演,化身粤韵传播“大使”。
△ 龙潭小候鸟弹唱表演 《Amani》
△ 新世界小候鸟弹唱表演 粤语民谣《问月光》
△ 新世界小候鸟弹唱表演 《海阔天空》
△致力于传播粤语文化的九声六调工作室,捐赠了10套粤语学习机给金沙街的小候鸟
创意美术课,探寻广府文化&岭南建筑
来自时光美术的叶子老师,从最接地气的“粤语口头禅”切入创意美术课的课堂,和金沙街的小候鸟们一起探索有趣的广府文化。
广州自古就是岭南文化的聚集地,其起源可追溯至唐宋年间,长达两千多年的文明,也自然留下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民俗风情,这些文化都体现在了广州的建筑上。
在金沙洲辖区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卧云庐、大仙庙等等,还有大大小小的祠堂建筑,比如清代的招氏大宗祠、仲山招大夫祠、果融招公祠等等。
叶子老师带领金沙街的小候鸟们走访招氏大宗祠,寻找岭南古建筑中的吉祥纹饰。除了现场认识的冰裂纹、万字纹、回字纹,叶子老师还和孩子们介绍了关于 “菱花纹”、“步步锦纹”、“寿字纹”等常见纹饰。还认识了“门当户对”、“钩心斗角”、“五脊六兽”等跟古建筑有关的成语。
遇见非遗,神奇的“中国结”和“扎染”
非遗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留痕与见证,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留给当代与未来的“根”与“魂”,承载着难以估量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来自广州天省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哥哥姐姐给小候鸟们介绍了“中国结”的起源与发展,还带领孩子们制作了人生第一个中国结。
“扎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当植物遇上了扎染,就像是被大自然赋予了生命。
叶子老师精心为小候鸟们准备寓教于乐的“扎染”手工体验课,希望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能提高社会对传统技艺的认识和尊重。
特别鸣谢
海珠区华洲街道党工委
海珠区华洲街龙潭经济联合社
新世界中国
广州市金沙街“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
广州市茶滘街“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
广州市白云区青年志愿者协会
锦日物业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红十字广东医科大学志愿服务队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
行知青藤教育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九声六调工作室
伟博志愿者何月婷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