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3 月

【伟博小家】病童们的“抗疫记”

小编:疫情期间流传着女作家方方的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对于患病的孩子和家长此时更是危机四伏。这段时间 伟博小家提高了卫生管理标准,增加消毒和登记频率,管理员依然隔天到岗工作;爱心伙伴们疫情一开始主动捐赠一批口罩,还捐了资金专门用于采购柴米油盐以备不时之需,大家都知道,此时此刻,更多的安慰都显得苍白,唯有行动才是最有力的支持。上周三《疫情中的肿瘤患儿》一文发出后,基金会立即收到爱心捐款四万元和儿童口罩2000个。我们知道,艰难时期,病童们没有被遗忘。
  • 共同抗疫,伟博小家在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为了保障在小家居住患儿及家长的安全, 我们采取一系列的防疫措施。

1、增加消毒频率
伟博小家的每个房间和客厅都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定期开启进行室内消毒。

2、强化登记制度

为了保障入住家庭的安全,每位外出送药、送饭、买菜及就医回来的患儿及家长都需要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做好体温探测登记后才可进入小家3、管理员时刻在线

疫情发生以来,管理人员定期到小家值班,登记每位患儿及家长的现状及需求,并做好捐赠物资的分配。图为管理员为小家每个家庭分配爱心人士捐赠的口罩。

  •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他们积极为小家奉献爱心
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依然时刻牵挂着伟博小家的孩子们,他们为小家的患儿筹集了口罩、食物等急需的物资,为患儿及家长献上暖暖的爱。
▲疫情初期,厦门大学EMBA广州校友为小家捐赠成人口罩600个,解家长燃眉之急。

▲Ex PwCers志愿者为伟博小家捐赠儿童口罩2000个。
志愿者戚洁茵捐赠100个小童口罩

▲志愿者梁莹发动朋友何平先生捐赠成人口罩200个。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儿童血液科蔡护士长和家人一起送来米和油!这是她女儿用利是自己的利是钱去超市采购的!

▲为了给小家的孩子补充营养,爱心人士为小家捐赠了一批鸡和鱼分配给每个入住的家庭,家长们变着花样为孩子们做上可口的酱油鸡、白切鸡、鸡汤、煎鱼、鱼汤等,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发起人杜生看望小家住户,为家长和孩子们加油打气。

 

  • 疫情下患儿的故事
1、康复科停诊,爸爸带小烨回家做康复
      小烨肿瘤病灶在脊椎,经历了大半年的治疗:手术(术后不能行走的他,祸不单行地在推行轮椅摔下来,导致左膝盖骨碎裂,影响化疗进度)、化疗、放疗,目前治疗效果尚好。这个坚强的男孩,后续还需要康复治疗,锻炼行走。无奈,因疫情医院康复科暂停开诊,医生建议其回家休养,父母决定带小烨回家,在家里学着协助孩子做康复治疗。满怀希望的爸爸说,已看惯医生康复治疗的手法,有信心坚持带着孩子做康复,让孩子一天天好起来!

图中爸爸帮小烨做康复,孩子坚毅目光,告诉我们他会坚持不懈努力,终会迈开脚步开始新的人生!

2、狗娃完成治疗回家了
      广西2岁男宝然然,小名狗娃,因患T淋巴母细胞瘤,2019年9月份住进广州伟博小家。那时的他,还是吚吚呀呀学语的小宝宝,在小家,大家喜欢叫他“狗娃兄弟”,因为他总是叫大家为兄弟。小小年纪的他很坚强,很少哭闹,自己动手吃饭,是个独立爱笑的娃娃,大家都喜欢逗他玩。

经过近半年的治疗,2月中旬狗娃终于可以回家啦!回家前,妈妈把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啊!祝福狗娃一家一切安好!

 

  • 新家庭入住
       春节前后伟博小家有两位患儿相继结疗回家,现疫情有所缓解,已对接中肿推荐的两位个案入住
1、新入住的宽宽
2、新入住的宸宸
  • 伟博病童资助项目疫情期间不停止
        目前,本会日常工作正有序进行中,2月共资助重症病童2人,资助金额2.5万元。
1、小新,男,4岁,患有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
虽然生病了,小新还是很乐观坚强,勇敢地跟病魔抗战,以下是小新爸爸发来的加油视频。

2、小富,男,14岁,患有生殖细胞瘤,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
以下是志愿者帮小富录制的加油视频。

物资需求
目前防疫物资比较紧缺,特别是重症患儿必备的儿童口罩更为紧缺,如果您有儿童口罩或其他消毒用品捐赠,可与我们联系:020-873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