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期“小小艺术家”毕业了——龙凤胎、兄妹党、全男班…奇葩学员亮瞎眼
由伟博基金会和广州电视台联合主办,广东省岭南教育基金会承办的”小小艺术家”公益培训营第四期终于毕业了,这次我们的课程落户在萝岗区,60名6-12岁学员均来自外来打工和本地低收入家庭。
这期培训营有三大特色:一、增加传统艺术特色班。本期除了舞蹈、音乐,主持人和尤克丽丽班外,还增加独具传统色彩的书法班和古筝班。二、高校明星团队任导师。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团学生担任全部课程老师和志愿者,并由多次荣获全国大奖的资深艺术老师、该校博雅学院院长张丹负责指导。三、首次进入高校上课。学员们10节课的学习均在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孩子们在高校里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为他们带来积极正能量。
下面让我们来见识一下第四期学员的风采吧。
古筝班里唯一的帅哥
陈扬辉,新塘小学,6年级,来自湖南的他是古筝班里唯一男生,也是弹得最好的一个,老师说,他很有学习弦乐的天赋。采访时,小陈说其实他原来是想学钢琴的。虽然他没有具体说为什么没去学,但是从社工那里我们了解到,很多外来工子女都没有条件让孩子去学乐器,毕竟支出不菲。小陈的情况让我们有所感触:“小小艺术家”成立的初衷,不正是希望能给予这些有天赋的孩子一个机会接触艺术,从而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吗?那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舞蹈班的龙凤胎
朱奥翔和朱奥欣,6岁,大观学校一年级,是一对来自河南的龙凤胎。奥翔是哥哥,舞蹈班仅有的2个男生之一,妈妈告诉我们,是他自己要报名参加舞蹈班的。奥欣是妹妹,性格相对活泼,很自豪地主动介绍,自己在学校两次被选中参加舞蹈表演。当我们问及她学校是否有舞蹈队时,妈妈在一旁说,民办学校一般都没有。据了解,民办学校普遍缺乏艺术学习的机会,本来学费就高,再办舞蹈队和唱歌队等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这种公益性质的艺术课程非常受外来工欢迎。
歌唱班的“小不点”
简瑜,6岁,新塘小学一年级。在歌唱班演出队伍里,小个子简瑜显得格外突出, 不仅仅是因为她站在前排正中,还有她笑起来露出的不见的门牙,以及她给力的演唱。简瑜妈妈说,他们是天河区新塘村本地人,普通打工家庭,能参加“小小艺术家”培训非常开心 。
兄妹党称霸主持班
陈浩南和陈籽涵两兄妹可谓多才多艺,不但参加了主持人班成获选担任毕业演出的主持,还是伟博艺术团成员,尤克丽丽弹得也不错。
阳刚气十足的尤克丽丽班
尤克丽丽班10位学员加入老师都是男生,一上台气势不凡,虽然表演的技巧有待提高,但是弹琴的范儿还是十分到位。
老学员给力捧场
本次学员中有多位多次参加“小小艺术家”的学员,古筝班:黄宇诗,前3期都是美术班积极分子。书法班:潘慧婷,第三次参加,她在主持班和尤克丽丽班都“混”过,是位个性十足的女生,目前还是伟博艺术团主音。李婵和林素梅,第二次参加,两个6年级女生,不但积极上课,还利用课余来当志愿者,10份伟博秋季义卖,她们热心报名参与。
家长们献唱手语歌
毕业典礼不仅有学员节目,老师、志愿者和家长都全力以赴,特别是家长的手语歌令全场观众掌声不断。